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前身为西语学院,2011年正式更名为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目前学院设有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芬兰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希腊语、塞尔维亚语等16个本科专业。其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葡萄牙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专业拥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及意大利语专业拥有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国家特殊需要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此外拥有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5门,天津市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旨在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精语言、通国别、懂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端国际化人才。学院在办学模式上不断创新,深化“3+1”、“2+2”、“4+2”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实施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学位联授等交流合作特色项目。在做好外语复语、“主修+双学位+辅修”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启动“多语+微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院三、四年级的学生增设自选专业核心课程群项目,开设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新闻、汉语国际教育、管理、翻译等6个方向的自选课程群,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提升学院在海外国际影响力,学院先后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大学与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国家留基委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与校际交流项目覆盖16个本科专业。同时先后与葡萄牙、法国、俄罗斯、哥伦比亚、乌克兰、加蓬和匈牙利著名高校合作建立了7所孔子学院,在推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境外实践机会。

01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2025届毕业生简介
2025年,学院将有本硕博毕业生共计32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82人,研究生毕业生39人,含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芬兰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希腊语、塞尔维亚语、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

02 |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本科专业介绍
001 俄语

职业前景:近年来,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发展方向,通过两国元首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全面深化,共同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稳定、持续、高水平发展,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功实践的一个重要缩影。随着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今后各个领域对高质量俄语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职业前景广阔。
专业建设成果:俄语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品牌专业,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天津市一级重点学科。“基础俄语”和“俄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为市级教学团队。
培养特色:实行3+1培养模式,国际交流项目多样,近三年公费出国人数达40余人/年。
核心课程: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语法、俄语视听说、俄语口语、俄译汉笔译、俄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俄汉-汉俄口笔译)、俄罗斯通览、俄罗斯文学史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具备熟练的英语运用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精语言、通国别、懂专业”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中联部等中央各部委,新华社,中国石油、中石化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各地方政府,天津海关、出入境管理局等单位,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02 法语

职业前景:中法关系稳定,两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法国在“一带一路”的辐射区内,双方在文化、环保、教育、能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另一方面,非洲经济迅速崛起,是一个潜在的经济增长极,非洲也已成为吸纳法语毕业生的主要劳动市场。如中建、中土、中石油、华为等大机构先后入驻非洲,对法语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对精通桥梁、建筑、医学、通讯等专业领域的翻译人才更是求贤若渴。
专业建设成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特色:目前与法国和比利时共七所高校合作,为法语专业本科和硕士生提供3+1、2+2、4+2等各种类型的交流学习项目,专业涉及文学、翻译和管理等。学生可结合自身特点,根据未来职业规划选择参加交流项目。
核心课程:基础法语、法语视听说、口译、法译汉、汉译法、法语写作、法国文学、法国概况、商务法语、经济学法语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法语基本功和法国文化基础,具有基本的英语工作能力和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国际视野。法语专业四年制本科学习分为基础阶段和高年级专业阶段。基础阶段为一至二年级:学习掌握法语的发音、变位、句法、语法,初步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和交际能力。高年级专业阶段为三至四年级:逐渐了解法国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概况,不断扩大知识面,提升跨文化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法语频道、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法国驻华大使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中国建筑阿尔及尔分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线缆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波城大学、拉罗谢尔高商、巴黎政治学院等高等学府深造。
003 西班牙语

培养目标:西班牙语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通晓国际规则,扎实掌握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能够适应国家与地方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从事语言服务、外语教育以及涉外工作,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国际化、多元化西班牙语人才。
职业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中国和西语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领域对高质量西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家政府机关、与外事相关的事业单位、响应“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与中国互通往来的外国企业对西班牙语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多,有管理、传媒、翻译、外事、教学等多方面的岗位缺口。
专业建设成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核心课程:基础西语、高级西语、西语语法、西语视听说、西语阅读、西语笔译、西语口译、西语国家文学、西班牙社会与文化、拉美社会与文化等。
培养特色:西班牙语系与西班牙莱里达大学、西班牙罗维拉•比尔吉利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本科生可以参加3+1留学交流项目。西班牙语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全部教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博士7人,博士在读2人,所有博士学历教师以及全体硕士研究生导师,均为本科生授课。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掌握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语言、文学、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西汉、汉西翻译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够应用于口笔译翻译实践;具有西班牙语综合应用能力,语言功底扎实,具备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西班牙语语言能力,能够熟练得体地结合实际情景运用西班牙语。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教育部、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为、中兴、中石油、中石化、中铁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04 德语

职业前景:中德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密切。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在华德资企业近5000家,对德语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得益于中德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和旅游事业等多方面各层次的合作,本专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毕业生大多进入德企、国企、政府部门。另有部分毕业生或出国深造,或考取国内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等。
专业建设成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特色:德语系拥有学术型硕士学位以及口笔译专业硕士(MTI)授予权。毕业生可获得中德双硕士学位,攻读研究生期间有机会获得奖学金资助。德语系目前共有实验室两间,均具备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视听教学系统,具备“计算机化、软件化、多室合一”等多种功能。德语系目前与德国四所高校合作,为德语专业本科和硕士生提供3+1、2+2、4+2等各种类型的交流学习项目,学生可结合自身特点,根据未来职业规划选择参加交流项目。
核心课程:基础德语、德语听说、德语阅读写作、中级德语、高级德语、德语国家概况、笔译导论、德汉互译、口译导论、口译实践、德语国家文学史、语言学导论、学术论文指导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备扎实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四年制本科学习分为基础阶段和高年级专业阶段。在基础阶段(第一、第二学年)对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进行系统性训练。高年级专业阶段(第三、第四学年),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北京分部、中国银行(国际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等公司。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国西萨克森应用技术大学、慕尼黑语言应用大学、FHM比勒菲尔德中小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05 意大利语

职业前景:中意两国建交53年来,两国持续深化多领域合作,对高质量意大利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意大利语毕业生主要在高校、中外企业、政府部门、国家新闻媒体,从事教学、技术、翻译、外事、记者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建设成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特色:“3+1”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可实现100%出国交流;新增“3+2”本硕连读项目(与意大利圣心大学合作),学生可在国外修读传媒研究/会计与金融/艺术管理等领域的硕士课程,获得相应学科门类的硕士学位。
核心课程:基础意大利语、中级意大利语、高级意大利语、意大利新闻、意大利经济、商务意大利语、意大利国情概况、笔译、口译。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意大利语基本功底、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同时学生需具备较强的英语技能,做到“精语言、通国别、懂专业”。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锡耶纳牧山银行、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华为集团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罗马一大、帕多瓦大学、意大利圣心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06 葡萄牙语

职业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和广大葡语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领域对高质量葡语人才的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葡萄牙语专业毕业生可在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及国际组织、高校、大型企业、媒体及宣传单位等从事外交、教育、翻译、行政管理人员、记者、新闻编辑等工作,具有较为广阔的职业前景。
专业建设成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特色:实行3+1培养模式,学生可实现100%出国交流。
核心课程:基础葡萄牙语、高级葡萄牙语、葡萄牙语语法、葡萄牙语视听说、葡语阅读、葡语口语、笔译、口译、商务葡语、葡语国家概况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葡萄牙语“战略家”,具备高水平同声口笔译能力的“翻译家”,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增强中国话语权的“发言人”,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媒体人”,能熟练使用葡萄牙语从事外事、商务、经贸、教育、金融等工作的“葡语通”。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商务部、人民网、中信集团、华为、中水十三局、中央电视台、清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澳门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科英布拉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07 波兰语

职业前景:波兰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领域关系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确立,中波关系迈入了新时代。波兰政府欢迎外国投资,重视拓展亚洲市场,这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两国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波兰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既可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央企、国企、民企就职,也可选择出国深造,或考取北外、广外等知名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
专业建设成果:与波兰知名高校托伦哥白尼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为专业学生赴波交流提供坚实保障。
培养特色:本专业实行波兰语英语双语复合的课程体系和 “3+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三年,赴海外交流学习一年。在校课程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口笔译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论知识;掌握波兰国情知识;熟悉国际组织运行机制和国际事务的处理规则;具备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为国家与地方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服务,将语言教学与国家亟需的区域与国别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努力打造“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核心课程:基础波兰语、中级波兰语、高级波兰语、波兰语阅读、波兰语视听说、波兰语口语、波译汉笔译、汉译波笔译、波兰文学史、波兰语语法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扎实掌握波兰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能够适应国家与地方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从事语言服务、外语教育以及涉外工作,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新闻传媒机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华为、中兴、柳工集团、海尔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沙大学、雅盖隆大学、格但斯克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08 捷克语

职业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稳步推进,中国和捷克在政治对话、商务贸易、项目投资、教育培训、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大领域对高质量捷克语人才的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捷克语专业毕业生可在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及高校、银行、企事业单位、媒体及宣传机构等从事外交、教育、翻译、记者、行政管理、新闻编辑等工作,具有较为广阔的职业前景。
专业建设成果:荣获“天津市先进学生集体”荣誉称号。
培养特色:实行3+1培养模式,学生可实现100%出国交流。
核心课程:基础捷克语、中级捷克语、捷克语口语、捷克语语法、捷克语视听说、捷克语阅读、捷克概况、捷克历史与文化、捷译汉笔译、汉译捷笔译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捷克语“战略家”,具备高水平口笔译能力的“翻译家”,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增强中国话语权的“发言人”,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媒体人”,能熟练使用捷克语从事外事、商务、经贸、教育、金融等工作的“捷语通”。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市委党校、边检机关、公安厅、中土集团、TCL集团、宇通集团、敏实集团、农商银行、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捷克查理大学、俄斯特拉发大学、伦敦大学、利兹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09 匈牙利语

职业前景: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要沿线国家,匈牙利“向东开放”政策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并成功对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匈牙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既可选择进入国家部委、央企、国企、民企、高校就职,也可选择出国深造,或考取北外、广外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
专业建设成果:与德布勒森夏季大学共建阿拉尼·亚诺什中心。
培养特色:本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与多所匈牙利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公派、校际交流、暑期班等形式保障本专业学生前往对象国交流学习。本专业课程采取小班精品教学,积极邀请两国使领馆与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人员、匈牙利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相关主题讲座,学生有机会通过国际化活动志愿服务、参加使领馆文化活动等途径进行社会实践学习。
核心课程:基础匈牙利语、中级匈牙利语、高级匈牙利语、匈牙利语语法、匈牙利语视听说、匈牙利语写作、匈牙利文学、匈牙利国家概况、口笔译理论与实践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扎实掌握匈牙利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合作竞争,能够从事语言服务、外语教育以及涉外工作等。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央视、宁德时代、比亚迪、万华化学、天地伟业、华友钴业、邦普循环、吉林外国语大学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欧洲高等商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10 芬兰语

职业前景:芬兰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首个同中国签署政府间贸易协定的西方国家。建交70多年来,中芬关系发展稳步向前,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向欧洲西北方向延伸,“冰上丝绸之路”向北欧多边合作发展,两国将共同推进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互尊互信互惠合作的道路将会越走越远。芬兰已被联合国连续六年评为世界最幸福国家,教育质量全球领先。学生毕业后可赴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同时也可在事业单位、合资企业、文化教育、媒体出版等行业从事项目翻译、文案策划、教学培训、撰稿编辑等工作。
专业建设成果:天外芬兰语专业创建于2017年,是全国第二所开设芬兰语本科专业的高校。专业受到芬兰教育与文化部、芬兰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目前已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尔库大学、坦佩雷大学签署校际友好协议,互派教师学生交流访问。2017年11月建立校级芬兰研究中心,聘请多位中芬教授及参赞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培养特色:天外芬兰语专业课程采取小班教学,并积极邀请中芬教授和两国使馆人员来校进行相关主题讲座,尽可能多样化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同时我校已与芬兰三所高校合作,为芬兰语专业本科生提供各种类型的交流学习项目。每年暑假专业会选派优秀本科生参加芬兰教育与文化部资助的暑期班,赴芬兰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暑期课程。
核心课程:基础芬兰语、基础芬兰语视听、基础芬兰语口语、芬兰语阅读、高级芬兰语、芬汉互译、芬兰语写作、芬兰语演讲、芬兰语基础口译、芬兰文化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学生热爱祖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掌握芬兰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能够从事语言服务、外语教育以及涉外工作,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芬兰语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国家部委或国内外知名企业。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坦佩雷大学、图尔库大学、埃博学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11 乌克兰语

职业前景:乌克兰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随着中乌在经贸、军事、航空、农业、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的日益深化,乌克兰语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日益凸显。乌克兰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既可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央企、国企、民企就职,也可选择出国深造。
专业建设成果:与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获批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乌克兰研究中心。与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乌克兰涅仁国立大学、乌克兰切尔诺夫茨克国立大学、乌克兰国立税务大学建立友好合作院校关系。
培养特色:本专业实行乌、俄双语复合的课程体系和“3+1”培养模式,与多所乌克兰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公派、校际交流、暑期班等形式保障本专业学生前往对象国交流学习。本专业课程采取小班精品教学,积极邀请两国使领馆工作人员、各高校的教授和乌克兰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相关主题讲座,学生有机会通过国际化活动志愿服务、参加使领馆文化活动等途径进行社会实践学习。
核心课程:基础乌克兰语、中级乌克兰语、高级乌克兰语、乌克兰语语法、乌克兰语视听说、乌克兰语写作、乌克兰文学、乌克兰国家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写作指导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口笔译实践能力;掌握乌克兰国情知识;熟悉国际组织运行机制和国际事务的处理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合作竞争,从而成为“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国际化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安全部、商务部、中联部等国家部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新闻传媒机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华为、中兴通讯、字节跳动、京东、小米等知名企业。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12 白俄罗斯语

职业前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各国间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具有多种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备受青睐。白俄罗斯作为欧洲的重要国家之一,在“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非通用语的白俄罗斯语在中国的发展日益凸显。中国目前已有8所高校开设白俄罗斯研究中心,3所学校开设白俄罗斯本科专业。“中白工业园”于2019年2月被批准为白俄罗斯境内首个区域经济特区。这些都说明,掌握好白俄罗斯语,对于未来的就业及发展大有裨益。
专业建设成果:成立雅库布·克拉斯中心。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国立大学等建立友好合作院校关系。
培养特色:白俄语专业采用“俄白复语”和“3+1”培养模式。让学生同时熟悉掌握两门外语,即在学习白俄罗斯语专业课的同时,加强俄语和英语课程的学习。并与白俄罗斯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公派、校际交流等形式保障本专业学生前往对象国交流学习。专业建设整体水平高,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学生有机会通过国际化活动、志愿服务、参加使馆文化活动等途径进行社会实践学习。
核心课程:基础白俄罗斯语、高级白俄罗斯语、白俄罗斯语语法、白俄罗斯语视听说、白俄罗斯语口译、白译汉笔译、汉译白笔译、论文写作指导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备扎实的白俄罗斯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论知识,对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和新媒体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掌握所从事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动态,具有团队和协作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成为行业骨干。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国立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13 保加利亚语

职业前景:保加利亚是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中东欧国家之一,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近年来,两国在农业、贸易、运输、航空、物流、金融、创新、地方、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与加深,对高质量保加利亚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既可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央企、国企、民企就职,也可选择出国深造,或考取北外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专业建设成果:与天津农垦集团保加利亚公司的校企合作框架性协议,为专业学生提供考察、实习、接受培训和就业机会。与保加利亚四所高校建立友好院校关系。
培养特色:本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与多所保加利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公派、校际交流、暑期班等形式保障本专业学生前往对象国交流学习。本专业课程采取小班精品教学,积极邀请保加利亚和国内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相关主题讲座,学生有机会通过国际化活动志愿服务、参加使领馆文化活动等途径进行社会实践学习。
核心课程:基础保加利亚语、中级保加利亚语、高级保加利亚语、保加利亚语视听说、保加利亚语写作、保加利亚国家新闻、保加利亚概况、保加利亚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保加利亚文学史、论文写作指导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扎实掌握保加利亚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合作竞争,能够从事语言服务、外语教育以及涉外工作等。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银行、跨国企业、媒体、学校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14 罗马尼亚语

职业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中国和罗马尼亚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领域对高质量葡语人才的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罗马尼亚语专业毕业生可在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及国际组织、高校、大型企业、媒体及宣传单位等从事外交、教育、翻译、行政管理人员、记者、新闻编辑等工作,具有较为广阔的职业前景。除此之外,也可选择国内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专业建设成果:与罗马尼亚卢锡安布拉加大学建立友好合作院校关系并加入Erasmus项目成为合作院校。
培养特色:实行3+1培养模式,学生可实现100%出国交流
核心课程:基础罗马尼亚语、高级罗马尼亚语、罗马尼亚语视听说、罗马尼亚语阅读、罗马尼亚语口语、笔译、口译、罗马尼亚语国家概况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拥有较强的口笔译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罗马尼亚国情知识,熟练运用罗马尼亚语处理国际相关事务,熟悉国际组织运行机制,具有开拓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团队和协作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坚持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成为行业骨干。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商务部等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以及党政机关,新华社等国家知名新闻媒体,中国银行、海康威视等大型国有企业,海尔集团等互联网或外语外贸相关合资企业/私企/外企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锡比乌卢锡安布拉加大学、摩尔多瓦国立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15 希腊语

职业前景: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是欧洲国家同中国开展互利合作典范。近年来,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创新、文化、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与加深,职业发展前景广阔。毕业生未来可能的就业渠道包括国家部委、国内高校以及其他对希腊语人才有需求的单位。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出国(境)深造,或考取北外、上外、广外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
专业建设成果:与希腊雅典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约阿尼纳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可实现100%出国交流。
培养特色:本专业课程采取小班精品教学,采用“3+1”培养模式,通过公派、校际交流、暑期班等形式保障本专业大三学生前往对象国交流学习。积极邀请两国使领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相关主题讲座,学生有机会通过参与使领馆文化活动等途径进行社会实践学习。
核心课程:基础希腊语、中级希腊语、高级希腊语、希腊语语法、希腊语视听说、希腊语口语、希腊国家概况、希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旅游希腊语、论文写作指导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深厚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熟练的希腊语语言技能,能够运用希腊语和母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育、管理、研究等各领域工作,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具备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希腊语专业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国家政法机构、商务部、中联部、使领馆等国家机构;人民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新闻传媒单位;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辉瑞、格力、古瑞瓦特、字节跳动、TCL科技、海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希腊雅典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016 塞尔维亚语

职业前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稳步推进,中国和塞尔维亚在政治对话、商务贸易、项目投资、教育培训、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大领域对高质量塞尔维亚语人才的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塞尔维亚语专业毕业生可在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委及高校、银行、企事业单位、媒体及宣传机构等从事外交、教育、翻译、记者、行政管理、新闻编辑等工作,具有较为广阔的职业前景。
培养特色:实行3+1培养模式,学生可实现100%出国交流。
核心课程:塞语阅读、塞语口语、塞语笔译、塞语口译、塞尔维亚文学史、论文写作指导等。
毕业时具备的专业技能: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塞尔维亚语“战略家”,具备高水平口笔译能力的“翻译家”,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增强中国话语权的“发言人”,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媒体人”,能熟练使用塞尔维亚语从事外事、商务、经贸、教育、金融等工作。具有跨文化能力,能够就实际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本专业毕业生去向单位有外交部、敏实集团、紫金矿业、吉林外国语学院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前往上海外国语大学、贝尔格莱德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团委办公室:
022-23281410
天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网站:
https://european.tjfsu.edu.cn/
更多讯息请搜索关注公众号
